1.政策背景
7月17日,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省能源局頒布關于印發《山東省零碳園區建設方案》的通知。以下為通知全文:
附件:1. 山東省零碳園區建設方案
附件:2.山東省零碳園區建設基本條件
2.通知內容
(一)大力實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電力替代。強化園區與周邊光伏、光熱、風電、生物質能等發電資源匹配對接,積極有序推進園區及周邊新能源發電項目建設。以就地、就近消納為原則,大力發展“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持續推進園區綠電按照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納、綠電交易、分布式自發自用和虛擬電廠等模式規模化發展。推進構網型新能源、長時間尺度功率預測等新技術應用。
(二)持續提高綠色能源利用水平支持園區充分利用閑置資源、空間,因地制宜發展核能供熱、光熱、地熱、生物質能等熱能資源,推動建立可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協同互補、梯級綜合利用的供熱體系。加快中長期蓄冷、蓄熱設施的部署。
(三)積極構建綠電輸配網絡。發展新能源就地消納模式,因地制宜探索應用先進電網技術,科學配置儲能等調節性資源,持續優化配電網網架結構,建設高比例消納綠電的新型增量配網、智能微網,提升園區配電網的負荷承載力和運行靈活性。加強新能源和園區電力輸配網絡銜接,推動網源協調發展。推進園區試點建設構網型、孤網運行、自備性質的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工程。支持具備建設條件并符合相關政策的園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應建盡建。
(四)加強需求側資源調控能力。積極發揮我省園區負荷相對穩定的優勢,拓寬需求響應主體范圍,挖掘需求響應潛力。鼓勵園區發展具有充放電能力的需求響應主體,支持園區采取尖峰電價等手段引導電力用戶調整用電行為。強化園區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優化工藝和生產流程,以可中斷負荷、可控負荷等方式參與電力系統調節。
(五)積極有序推進儲能項目建設。支持零碳園區探索發展新型儲能。
(六)培育綠色低碳高*產業。將零碳園區作為培育綠色低碳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積極發展“以綠制綠”模式,探索新興產業低碳發展和傳統產業深度脫碳路徑。
(七)持續推動園區建筑低碳降碳。園區內新建民用建筑按照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標準設計建造,工業建筑按照二星級以上綠色工業建筑設計建造;既有廠房、辦公用房和生活用房等通過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更換高效節能設備等方式進行綠色低碳化改造,逐步達到國家現行節能標準或超低能耗建筑標準。
(八)提高園區綠色交通物流水平。
(九)強化園區碳匯和碳綜合利用能力。
(十)構建園區綠色智能管理系統。推動園區與大數據、人工智能、5G 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建設可預測用電負荷、實時監控和調配園區能源系統的智能管理平臺。建立園區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促進園區及企業構建碳排放數據計量、監測、核算體系。重點支持園區深入應用智能AI 技術,在優化園區電網平衡調度、新能源消納、多能協同互補、需求側管理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提升電力、熱力、物料等能源資源的靈活調度能力。
3.園區能源運行現狀
4.能源管理需求
5.建設零碳智慧園區的必要性
“雙碳”背景下的園區與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深度融合,通過園區內及時、互動、整合的信息感知、傳遞和處理,為管理者和用戶提供智能化管理、高效運作、全*位服務的數字化生活和工作環境。通過產業低碳化發展、能源綠色化轉型、設施集聚化共享、資源循環化利用、碳要素智慧化管理,以在園區內部達到碳排放與吸收自我平衡,實現生產、生態、生活深度融合。采用節能、減排、固碳、碳匯等多種手段的支撐。
6.安科瑞AcrelEMS園區智慧能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6.1概述
AcrelEMS-Zone園區能源管理系統,集園區的電力監控、電能質量監測與治理、電氣安全預警、能耗分析、照明控制、新能源使用、能源收費以及設備運維等功能于一體,通過一套系統對園區的能源進行統一監控、統一運維和調度,系統可以通過WEB和手機APP訪問,并可以把數據分享給智慧園區平臺,實現整個園區的智慧運行。
6.2方案組成
特點:
范圍更廣:采集控制對象范圍更廣、規模更大,各類系統進行融合、統一;統籌采集控制裝置的管理,優化配置策略,提升采集控制有效性。
環節更多:源網荷儲充各環節緊密銜接。
隨機性更高:電源側和負荷側均呈現強隨機性,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出更高要求。
多元化服務:用能安全監控、用能流向查看、用能數據分析、節能方案控制、智慧園區大平臺對接服務。
6.3組網結構
6.4功能模塊
7.解決方案
7.1園區供配電監控
保障園區變電站、配電房的可靠運行,是保障園區可靠供電的核心,需要對變電所實現不間斷監控。
對110kV至0.4kV變配電涉及的變壓器、開關、無功補償柜、直流屏、母排及電纜等配電相關設備的電氣參數、狀態、溫度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出故障報警信息;
實時監測開關柜內路斷路器、手車、隔離開關、負荷開關、地刀開關的分合狀態,斷路器彈簧儲能狀態及遠方就地控制狀態;
實現對變電所溫濕度、水浸、煙感、門磁、空調等環境量的監視和控制,保證變配電環境符合設備運行要求;
當出現電力故障時,發出報警信號,自動、迅速、有選擇的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保護一次設備,防止事故擴散,迅速恢復供電,并可記錄故障波形,供后續進行故障分析;
7.2電氣安全
能方便的接入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防火門監控系統、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各子系統按照國家標準建設,子系統調試記錄、拓撲結構、運行記錄、故障報警自動上傳至平臺,通過平臺實現對涉及電氣安全和消防的子系統進行集中監控、統一管理。
7.3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
7.4搭建能耗計量體系
搭建園區計量體系,計算產品單耗、班組能耗等等;根據用能單位類型進行分類計量;根據次級用能單位進行分區域或分時段采集用能數據;根據重要用能設備進行重點用能設備能效分析,挖掘節能潛力。
7.5智能照明控制
中央控制:通過上位機集中控制,區域控制:區域照明一鍵開關,
感應控制:紅外/光照度/雷達/微動感應,定時控制:設定時間自動開關,聯動,控制:接受外部條件聯動控制,場景控制:預先設置不同場景進行切換。
7.6光儲、充電樁系統
通過先進的控制、計量、通信等技術,結合光功率預測、負荷預測等算法,將分布式電源、儲能系統、可控負荷、電動汽車、電能路由器聚合在一起;平臺根據*新的電網價格、用電負荷、電網調度指令等情況,靈活調整微電網控制策略并下發給儲能、充電樁、逆變器等系統與設備,保證企業微電網始終安全、可靠、節約、高效、經濟、低碳的運行。
7.7微電網智慧能源平臺
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是一種集成了現代信息技術(如物聯網IoT、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AI)的系統,用于監測、控制和優化能源使用,以提高效率并減少浪費。
8.平臺功能
8.1系統總覽
· 源網荷儲”等全量運行數據,存儲展示、狀態檢測、運行告警。
· 直觀展示微電網系統電量、碳排、成本、設備運行等各類數據。
· 實時呈現微電網電力數據流向和設備安全情況。
8.2園區總覽
支持電站拓撲、光儲充監控、環境監控、策略執行、收益結算、態勢感知等。
注:支持第三方平臺與子系統的接入,如視頻、充電樁、空調、相變儲能、電能路由器等。
8.3力監控
實時監測高低壓配電柜的電壓、電流、功率等電力參數,實現遙測、遙信、遙控、遙調。
實時監測各配電室溫濕度、煙感、門磁、水浸、有害氣體等環境參數,有害氣體超標聯動排風系統。
實時監測關鍵供配電設備運行情況,如變壓器、柴油發電機、UPS、直流屏等。
8.4能耗分析
實現分類能耗,分項能耗,同比環比,能源流向,能源流向等統計分析
8.5電氣安全
監測各電氣接點、母排溫度并實時預警;實時監測0.4kV饋線漏電電流,異常時報警;實時監測隔離電源狀態,發生異常時報警。
8.6綜合計費管理
對建筑內用電、用水實現能源預收費,實現先繳費、后用能;
電費可分為基礎電費、尖峰平谷電費、力調電費、公攤電費等,并提供電費賬單;提供能源財務報表
8.7照明控制
對建筑內照明進行集中管理,包括公共區域、停車庫照明;
通過系統實現集中控制、定時控制、光照度感應控制、人體感應控制、區域控制等;
對光照度有要求的特定區域實現調光控制;
對停車庫實現雷達感應控制。
8.8分布式光伏
接入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發電數據,采集光伏逆變器、并網柜數據,并進行日、月、年、累計收益分析和減排分析;
顯示逆變器詳細數據,包括逆變器信息、實時發電功率、日/月/年發電量、收益、發電功率及發電量趨勢曲線、直流側和交流側數據等;
實時顯示光伏電站一次接線圖,光伏組串直流/交流側實時數據。
8.9有序充電
監控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汽車充電樁的實時狀態,包括離線、故障、充電中、空閑等;
監控變壓器負荷并對充電樁進行功率控制;
對平臺和充電樁的運營情況進行統計,并生成財務報表和運營報告,包括用戶充值信息、充電量/充電金額/充電時長等充電信息、用戶充值記錄、用戶消費記錄等。
8.10環境監測
展示變配電站內的環境狀態(包括當前環境溫度值、濕度值、水浸、煙感、開關門狀態、當日溫度曲線、當日濕度曲線、噪聲、局部放電、紅外、SF6氣體監測、振動和粉塵信息等)。當日溫度曲線和當日濕度曲線是用多個溫濕度傳感器同一時刻的*大值所描繪出的曲線,該曲線標示了*大值、*小值和平均值
8.11電能質量監測治理
監測各進線回路電能質量,包括電壓暫降、暫態、穩態、諧波畸變等數據波形記錄,進而判斷配電系統擾動方向,生成電能質量分析報告。
有源濾波裝置和無功補償裝置對0.4kV側電能質量進行補償和治理,系統實時監測有源濾波裝置和無功補償裝置運行情況,確保電能質量符合生產要求。
8.12告警功能
報警分類分級,報警訂閱,報警記錄,報警統計,語音播報
8.13APP查看
配置重要設備包括變壓器、電氣柜、高壓電纜、空調主機、水泵等設備信息,配置設備二維碼;
流程化運維巡檢、自動發布任務、巡檢節點跟蹤、缺陷處理跟進、報警聯動消警、平臺、APP通知;
定期為用戶生成月度報告、內容可在線編輯、定期郵箱發送、變電所環境監控、數據分析與評估、整改建議參考。
8.14協調控制
光伏--防逆流;
儲能--防逆流、峰谷套利、 需量控制、柔性擴容;
光儲--防逆流、新能源消 納、需量控制、動態擴容;
光儲充--防逆流、新能源 消納、需量控制、有序充 電;
源網荷儲充--防逆流、新 能源消納、需量控制、有 序充電、負荷柔性控制。
8.15碳排管理
企業、部門、 區域碳排 監控;碳排統計、同環比分析;支持月、年碳排報表;碳盤查報告
8.16 3D可視化
對變電所/配電房內的開關柜和環境進行3D高仿真建模,將運行數據與設備進行綁定,讓用戶更直觀的了解供配電運行情況,更準確的定位故障點。
9.結語
安科瑞新能源智慧管理平臺憑借在新能源替代與智慧管理方面的卓*表現,在山東零碳園區建設中,為 “源網荷儲” 一體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與高效的管理手段。通過精準把控能源 “源” 頭,強化電網 “網” 絡,優化負荷 “荷” 端以及提升儲能 “儲” 能價值,實現了能源在 “源網荷儲” 體系中的高效流動與精準利用,助力山東零碳園區建設穩步推進,為山東在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零碳園區貢獻力量,推動山東經濟社會向綠色、低碳、可持續方向加速邁進。